时间: 2025-04-27 20: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31
后期: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某个过程、**或作品的较晚阶段,相对于“前期”而言。在不同的领域中,它可能指代不同的时间段或阶段,如电影制作中的后期制作阶段,或植物生长中的成熟期。
“后期”一词源自汉语,由“后”和“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后”指时间或空间的较晚部分,“期”指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后期”常常与成熟、完成和总结等概念相关联。例如,在学术界,一个学者的后期作品往往被认为是其学术生涯的总结。
“后期”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期待和完成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一个过程即将结束,成果即将呈现的时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体验到“后期”的感觉。随着旅行的进行,我越来越期待回家的那一刻,这种感觉在旅行的后期尤为强烈。
诗歌: 在时光的河流中, 后期如暮色温柔, 成熟的果实低垂, 等待最后的收获。
视觉:想象一幅夕阳下的田野,成熟的庄稼在微风中摇曳,这幅画面让人联想到“后期”的宁静与丰收。 听觉:一首缓慢而深沉的音乐,如古典乐章的尾声,传达出“后期”的庄严与完结感。
在英语中,“后期”可以对应为“later stage”或“later period”。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通过对“后期”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明确的使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其词源和演变,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运用它,并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灵活。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