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7:33
“父母官”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照顾百姓的官员”。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关心民众福祉、勤政爱民的政府官员或地方行政长官。
在文学作品中,“父母官”常用来赞扬那些为民请命、廉洁奉公的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关心民众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的官员。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行政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官员的道德责任和公共服务精神。
同义词“清官”强调官员的廉洁和正直,而“父母官”则更多强调官员对民众的关怀和责任感。反义词则反映了与“父母官”相反的负面特质。
“父母官”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当时的官员被期望像父母一样照顾和保护百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对那些关心民众福祉的官员的尊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员被视为民众的父母,有责任保护和指导他们。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尽管现代政府结构和行政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那些真正关心民众福祉的官员。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这个词汇有时也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讽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被社区居民广泛赞誉的“父母官”,他不仅在政策上支持社区发展,还经常亲自参与社区活动,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父母官”:
春风拂面,父母官行,
百姓心中,温暖如阳。
想象一位官员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或者在社区中心倾听居民的诉求,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父母官”的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人民的公仆”或“服务型领导者”,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官员对民众的责任和服务精神。
“父母官”这个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官员的一种尊称,也是对官员职责的一种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官员们要始终关心和保护民众的福祉。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无论怎么说,他总是~!
1. 【父】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同本义。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