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01:08
词汇“嚣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嚣凌”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嚣张跋扈”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结合。它描述的是一种极端的自大和傲慢态度,以及通过这种态度对他人进行压迫或欺凌的行为。
由于“嚣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描述历史人物或特定社会现象的文献中会出现,用以形容某人或某群体的霸道和傲慢。
由于“嚣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嚣张”和“凌驾”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一种极端的傲慢和压迫行为。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嚣凌”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拥有权力或地位的人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对待。这种行为往往与社会不公和道德失范相关联。
“嚣凌”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压迫和对抗。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以及对那些遭受不公待遇的人的同情。
由于“嚣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观察社会现象或阅读历史文献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嚣凌”用于描述一个反面角色或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以此来突出主题或增强故事的冲突。
由于“嚣凌”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压迫性的视觉形象,如高大的城墙、严酷的监狱或冷酷的统治者。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厉的命令声或不和谐的噪音。
由于“嚣凌”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行为或态度。
“嚣凌”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来描述和批判那些傲慢和压迫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
1.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
2.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