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8:03
词汇“卑下”的字面意思是指地位、品质或价值低下,不如他人。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社会地位、道德品质或行为举止低于一般标准。
“卑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卑”指地位低下,“下”指位置在下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品质和价值层面。
在**传统文化中,“卑下”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尊卑有序”相联系,强调社会等级和地位的差异。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仍带有一定的贬义,但也被用来强调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卑下”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群体。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因出身或社会地位被贴上“卑下”标签的情况,这种标签可能成为激励个人努力向上的动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卑下”与“高贵”对比,表达出即使出身卑下,内心依然可以高贵:
虽出身卑下,
心却如星辰般高贵。
在英语中,“卑下”可以对应词汇如“lowly”或“inferior”,但其使用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lowly”在英语中可能更多指地位低下,而“inferior”则强调品质或价值上的不足。
“卑下”一词在语言中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社会地位和品质的低下,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些状态的情感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卑】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地位低微。
【引证】
《广雅》-卑,庳也。 、 《书·无逸》-文王卑服。 、 《管子·水地》-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 、 《易·系辞》-天尊地卑。 、 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组词】
卑弁、 卑寒、 卑陋、 卑辱、 卑人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