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3:48
“中位”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某个序列或集合中的中间位置的值。在统计学中,中位数(median)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集的个数是奇数,则中位数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是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一词源自汉语,其概念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中对数据的处理。随着统计学的发展,中位数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研究中。
在社会统计和调查中,中位数常用于描述收入、房价等敏感数据的分布情况,因为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
“中位”这个词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它不像“极值”那样极端,而是代表了大多数或中间状态,这种中庸之道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中位”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我的生活水平在我们社区中位”,这样的表述既不自夸也不自贬,显得比较客观和谦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长河里,我如中位的水滴,静静流淌,不急不躁。”
视觉上,“中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直线上的中间点,或者一个对称图形的中心。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平稳的节奏或和谐的音调。
在英语中,“中位”对应的是“median”,在统计学中的使用和意义与汉语中的“中位”相同。
“中位”这个词在统计学中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的分布。在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一个有用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了解和掌握“中位”这个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都有积极作用。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