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6:13
叫啸: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发出高亢、尖锐的声音,通常是动物(如狼、海豚)或人在极端情绪(如愤怒、痛苦)下发出的声音。在文学中,它常常用来形容风声、海浪声等自然现象的强烈声音。
“叫啸”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叫啸”常常与自然界的壮阔景象或人物的激烈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描绘。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和震撼的,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情感的深邃。在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会感受到一种力量和激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听到山谷中风的叫啸声,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风在树梢叫啸,星辰在天空闪烁,我的心随着自然的旋律跳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山谷,风在其中叫啸;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激昂的交响乐,表达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owl”或“roar”,它们在描述动物叫声或自然现象时具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叫啸”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表达强烈情感和自然力量时的独特作用。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在描述特定场景时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2.
【啸】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啸,吹声也。 、 《诗·召南·江有汜》-其嘨也歌。 、 《礼记·内则》-不嘨不指。 、 《封氏闻见记》-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俯仰啸歌。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倚修木而啸。
【组词】
啸傲林泉、 啸吟、 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