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6:27
呼啸: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形容风、声音等快速而强烈地通过或发出,通常伴随着尖锐或响亮的声音。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力量或物体以高速移动,产生强烈的声音效果。
“呼啸”一词源于古汉语,由“呼”和“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呼”常指呼喊,“啸”则指发出长而响亮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快速而强烈声音的词汇。
在**文化中,“呼啸”常与自然力量如风、海浪等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力量和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它也常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激动或紧张情绪。
“呼啸”这个词给人以强烈、动态的感受,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力量或现代交通工具的速度感。它能够激发人们对速度和力量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海边体验过海浪呼啸的壮观景象,那种声音和视觉的冲击让我深刻感受到自然的伟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呼啸”:
夜幕下,风呼啸而过, 携带着远方的秘密, 星辰在它的歌声中闪烁, 诉说着无尽的宇宙之谜。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看到风卷云涌、海浪冲击的画面,听到风声、海浪声的录音,这些都能增强“呼啸”这个词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呼啸”可以对应为“howl”或“whistle”,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快速移动或发出响亮声音的概念。
“呼啸”这个词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能够有效地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学*和使用中,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形容声音的词汇,更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语言工具。
1.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
2.
【啸】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啸,吹声也。 、 《诗·召南·江有汜》-其嘨也歌。 、 《礼记·内则》-不嘨不指。 、 《封氏闻见记》-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俯仰啸歌。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倚修木而啸。
【组词】
啸傲林泉、 啸吟、 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