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3:51
词汇“沦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具有一定的古风色彩,主要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位置的下降或沦落。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沦降”字面意思是指从较高的地位或状态下降到较低的地位或状态。其中,“沦”意味着沉没或沦落,“降”则表示下降或降低。
“沦降”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学术讨论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沦降”常带有悲剧色彩,反映了人们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
“沦降”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挫折和失去。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讨论家族历史或个人职业发展时使用到“沦降”这一词汇,用以描述某种不幸的转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沦降”来描绘一个王朝的衰败,如:“昔日繁华今何在,沦降尘土无人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曾经辉煌的古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来增强“沦降”的情感色彩。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decline”或“fall”,但每个词汇的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沦降”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沦】
(形声。从水,仑(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沦,小波为沦。 、 《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河水清且沦猗。 、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