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1:18
词汇“提偶”通常指的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中表演者通过操纵线或杆来控制木偶的动作,使其模仿人类的动作和表情。这种艺术形式常见于戏剧、儿童节目和街头表演中。
“提偶”字面意思是通过提线或提杆来操纵的木偶。基本含义是一种表演形式,表演者隐藏在幕后,通过操纵木偶来传达故事或表演。
“提偶”一词源自中文,直接反映了其操作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发展,不同文化中的提偶表演也各具特色。
在**,提偶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西方,提偶剧如“匹诺曹”等也深受儿童喜爱,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提到“提偶”,我联想到的是童年的欢乐时光和神秘的幕后世界。这种艺术形式能够激发人们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赞赏。
在我小时候,家乡的庙会上总有提偶表演,那些栩栩如生的木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提偶轻舞,线如命运,操纵着夜的秘密。”
想象一个昏暗的剧场,灯光聚焦在舞台上的提偶,背景音乐轻柔而神秘,这种场景能够唤起人们对戏剧和表演艺术的向往。
在不同文化中,提偶的形式和名称各异,如日本的“文楽”和欧洲的“marionette”,但核心的操纵技巧和表演目的相似。
“提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传递故事和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我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偶】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yù,又音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偶,相人也。 、 《淮南子·缪称》-鲁以偶人,而孔子叹。 、 《史记·孟尝君列传》-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
【组词】
头偶;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