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1:56
“兰因絮果”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兰因”和“絮果”两个词组成。其中,“兰因”指的是美好的因缘,“絮果”则指纷乱的结果。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美好的开始却导致了纷乱的结局,比喻事情的结果与预期相反。
在文学作品中,“兰因絮果”常用来描述一段美好但最终走向混乱或悲剧的爱情故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结果的失望或意外。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探讨因果关系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兰因絮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因果关系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预期与结果不符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因果报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此,“兰因絮果”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生百态时,常常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开始下,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复杂结果。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深沉的。它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许多不可预测性和无奈,以及美好事物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投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兰因絮果”的含义。原本看好的项目最终因为市场变化而失败,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加谨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兰因初绽,絮果终成,岁月如梦,人事无常。”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朵美丽的兰花在风中摇曳,但周围却是飘散的棉絮,象征着美好与混乱的交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旋律优美但带有忧伤的乐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意指好意往往导致糟糕的结果。
“兰因絮果”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提醒我们在追求美好时也要警惕可能的风险。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考。
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现业谁深。
1.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2.
【因】
(会意。从囗(wéi)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因,就也。
3.
【絮】
(形声。从糸(mì),如声。本义:粗丝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絮,敝绵也。 、 《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絮三斤。 、 明·刘基《卖柑者言》-剖其中,干若败絮。 、
【组词】
絮衣、 絮缯
4.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