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3:35
惓惓之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深切恳切的心意”。其中,“惓惓”形容恳切、深切的样子,“之意”指的是心意或意图。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感或态度非常真诚和恳切。
在文学作品中,惓惓之意 常用来描述人物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深切的关心和真诚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书信中,它可以用来表达深切的感激或诚挚的邀请。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外交文件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某项提议或请求的真诚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惓惓之意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仍可见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惓惓之意 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恳切,这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真诚。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信任,因为它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关心和真诚的情感。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句的情感深度和真诚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使用过惓惓之意,以表达我对他们长期支持和关心的深深感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的惓惓之意,
如溪水般清澈,
如夜风般温柔。
惓惓之意 让我联想到温暖的烛光和柔和的音乐,这些都能增强这种深切和真诚的情感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incere and earnest intention" 或 "deep and heartfelt concer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真诚和恳切的情感。
惓惓之意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深切的关心和真诚的情感,还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情感深度和真诚度。
知章奉意,到家宣谕李白,且备述天子惓惓之意。
请接受我这~。
1.
【惓】
恳切。
【引证】
《集韵》-惓惓,谨也,又恳至也。 、 《汉书·刘向传》-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 、 《文选·宋玉·神女赋》-愿尽心之惓惓。
【组词】
惓望、 惓惓、 惓恳
2.
【惓】
恳切。
【引证】
《集韵》-惓惓,谨也,又恳至也。 、 《汉书·刘向传》-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 、 《文选·宋玉·神女赋》-愿尽心之惓惓。
【组词】
惓望、 惓惓、 惓恳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