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0:18
出勤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出席人数与应出席人数的比例。它通常用于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用以衡量参与度或遵守规定的程度。
出勤率一词源于日语“出勤率”(しゅっきんりつ),后被汉语吸收。在日语中,它原本用于描述员工的上班情况,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东亚文化中,出勤率常被视为纪律和责任感的体现。高出勤率可能被认为是社会秩序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反映。
出勤率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感、纪律性和可靠性。它也可能引发对效率和生产力的思考。
在学生时代,我曾因为出勤率极高而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让我意识到出勤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到场,更是对学习的一种尊重。
在诗歌中,出勤率可以被比喻为心灵的到场率,衡量一个人对生活的投入程度。
想象一个教室,学生们整齐地坐在座位上,老师的讲课声回荡在空气中,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高出勤率带来的秩序感和学习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出勤率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可能更强调个人的自由和选择,而在东亚国家,集体的纪律和秩序可能更为重要。
出勤率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指标,还承载着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相关概念的复杂性。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3.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