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41:26
折耗: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物品因使用、时间流逝或自然磨损而导致的价值或性能的减少。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中,折耗可能特指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的逐渐减少,需要通过折旧或摊销的方式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折耗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折”和“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折”有断裂、减少的意思,“耗”则指消耗、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物品或资源的价值减少。
在现代社会,折耗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减少资源折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折耗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物品的老化、价值的减少或精力的衰退。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家电、车辆等物品因长期使用而折耗的情况,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这种经历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物品的耐用性和维护的重要性。
诗歌: 岁月如刀,折耗着青春的容颜, 时光的河流,带走了往昔的辉煌。
故事: 在古老的村庄里,有一棵见证了无数代人生活的老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枝叶逐渐折耗,但依然坚韧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展示一座古老的建筑因风雨侵蚀而逐渐折耗的情景,墙壁上的裂痕和褪色的砖石。
听觉:听到风吹过老树枝叶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折耗和生命的坚韧。
在英语中,与“折耗”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epreciation”或“depletion”,分别用于描述资产价值的减少和资源的耗尽。不同文化对折耗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类对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关注。
折耗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物品和资源的价值减少,还反映了时间、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事物的影响。通过对折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资源的珍贵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