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2:40
劳方: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在劳动关系中,提供劳动力的一方,通常是指工人、雇员或劳动者。在劳动法和经济学的语境中,劳方与资方(雇主或企业)相对,代表劳动者的利益。
“劳方”一词源自汉语,由“劳”(劳动)和“方”(一方)组成,直接反映了其含义。在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劳动法的兴起,这个词汇开始在法律和经济文献中频繁出现。
在许多社会中,劳方常常被视为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权益保护和工作条件改善是社会政策和法律的重要议题。例如,国际劳动节就是为了纪念劳方的斗争和贡献而设立的。
提到“劳方”,可能会联想到辛勤工作、社会正义和集体行动。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和对不公平待遇的反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参与过或见证过劳方为改善工作条件而进行的谈判或抗议活动。这些经历加深了对劳方权益重要性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劳方”融入对劳动者辛勤工作的赞美:
晨曦初露,劳方已起, 汗滴禾下,岁月如歌。 双手筑梦,心怀希望, 劳方之光,照亮前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工人正在工地上辛勤工作,背景音乐可能是节奏感强的劳动号子,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劳方的形象和情感共鸣。
在英语中,“劳方”可以对应为“labor party”或“labor force”,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
通过对“劳方”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者的角色和他们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是法律和经济学术语,也是社会正义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劳方”可以增强对劳动权益保护的认识和支持。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