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57
心誓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发自内心的誓言或承诺。它强调了誓言的真诚性和内心的坚定。
在文学作品中,“心誓”常用来表达人物对爱情、友情或理想的坚定承诺,如“他对她许下了心誓,无论风雨,都将守护她一生一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表达重要承诺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领域,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深层次的信仰或承诺。
“心誓”由“心”和“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心”代表内心、情感,“誓”则指誓言、承诺。这个词强调了誓言的内心根源和真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心誓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承诺,尤其是在婚礼和**仪式中。它代表了个人对某种价值观或关系的坚定承诺。在社会交往中,心誓也常用来表达对朋友或家人的忠诚和信任。
“心誓”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坚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真诚、信任和责任感。在表达个人承诺时,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和真诚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们谈论他们年轻时的心誓,这让我感受到了家族传统的力量和承诺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誓”:
在星光下,我许下心誓,
无论风雨,无论世事变迁,
我的心,永远与你同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对恋人在海边许下心誓,海浪拍打着岸边,星光闪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坚定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婚礼上的誓言(wedding vows)也强调了内心的承诺和忠诚。
“心誓”这个词在表达真诚和坚定的承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用,而且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承诺和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誓】
(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誓,以言约束也。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 、 《书·甘誓》。注:“要信也。”-予誓,告汝誓命。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仪礼·大射仪》。注:“犹告也。”-司射西面誓之。 、 《左传·隐公元年》-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赵长卿《贺新郎》-终待说山盟海誓。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为誓与城为殉。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组词】
誓志、 誓死不贰、 誓辞、 誓戒、 誓剑、 誓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