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47
词汇“周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周”可以理解为周全、周到,而“虑”则是思考、考虑的意思。因此,“周虑”可以解释为周全地考虑或深思熟虑。
“周虑”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全面而深入地思考问题,确保考虑到了所有相关的方面。
由于“周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周”和“虑”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考虑的全面性。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周虑”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慎独”和“三思而后行”等观念相呼应,强调在行动前要全面考虑,避免冲动和错误。
“周虑”给人一种稳重、谨慎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深思熟虑、不轻易做出决定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遇到重大决策时,可能会提醒自己要“周虑”,确保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后悔的决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周虑人生路,星辰指引,心自明。”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安静的房间里,灯光下认真思考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安静的环境中,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meticulous consideration”或“thorough delibera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周虑”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强调了在决策过程中的全面性和谨慎性,这对于任何语言学*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学会在做出重要决定前,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冲动和错误。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