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21
“渊明”通常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约35-427年),他是**文学史上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以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
在文学语境中,“渊明”常用来指代陶渊明本人,或者引用他的诗作和生活哲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渊明”来比喻那些追求简单生活、不慕名利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学,“渊明”则是研究陶渊明作品和生平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陶潜(陶渊明的字)、隐士、田园诗人 反义词:世俗、功利、浮躁
“渊明”一词直接来源于陶渊明的名字,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得这个名字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渊明”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学风格的代名词。
在**文化中,陶渊明被视为隐逸文化的代表,他的诗作和生活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推崇渊明的淡泊名利和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提到“渊明”,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淡泊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诗意。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平和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读过陶渊明的诗作,深受其影响,尝试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丝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渊明”:
在喧嚣的都市边缘,
我寻找一片渊明的田园,
那里有清风拂面,
有稻香飘溢,
有心灵的归宿。
提到“渊明”,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竹林中悠然自得地品茗,周围是翠绿的稻田和远处的青山。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溪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渊明”这一概念的词汇,但类似的生活态度和文学风格可以在如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找到。
通过对“渊明”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陶渊明的文学和哲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学风格的象征,对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
【渊】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渊,回水也。 、 《管子·度地》-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 、 《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 、 《易·乾》-或跃在渊。
【组词】
渊环、 渊洑
2.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