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14
词汇“内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内乐”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快乐或内心的愉悦。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籍中出现。
“内乐”的字面意思是指内心的快乐或愉悦,强调的是内心深处的感受,而非外在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内乐”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喜悦,即使在外界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开心”、“快乐”等更为常见的词汇。
“内乐”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这个词的演变可能受到了现代语言*惯的影响,逐渐被更为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内心的修养和内心的平和,因此“内乐”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某些哲学或修身养性的文献中出现。
“内乐”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和深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内乐”这个词,但如果遇到需要表达内心深处的快乐时,这个词可以提供一个更为深刻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内乐”来表达一种超越外在环境的内心喜悦:
在喧嚣的都市中,
我寻找一片宁静,
内心的花朵悄然绽放,
内乐如泉水般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繁忙的街道上,但他的表情却是平静和满足的,这反映了他的“内乐”。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内乐”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内心的快乐和宁静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内乐”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表达内心深层次快乐的途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细腻和深刻。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