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4:25
“木牛”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作的牛形物体。在古代,木牛常被用作一种运输工具,尤其是在军事行动中,用于运送粮食和物资。
“木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三国志》等史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场景有所变化,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木制的牛形运输工具。
在**古代文化中,木牛是智慧和技术的象征,尤其在军事领域,它代表了古代战争后勤管理的先进水平。
提到“木牛”,我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这种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技术的神秘感。
在我的历史学*中,木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帮助我理解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古人的智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牛”: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木牛流马,载不尽,千古风流。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代战场上,木牛缓缓前行,木轮摩擦地面的声音,士兵的吆喝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木制运输工具也有出现,但“木牛”这一特定词汇和形象主要存在于**文化中。
“木牛”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运输工具,更是古代技术和智慧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和知识体系。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