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3:26
词汇“[儆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在标准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分析,“儆”字有警示、警告的意思,而“息”字通常表示停止、休息或消息。将两者结合,“儆息”可能意味着通过警告来达到停止或休息的效果。然而,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字面解释进行。
在寂静的夜晚,一声儆息,
划破了混乱的喧嚣,
警示的言辞,如冷风过境,
让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1.
【儆】
(形声。从人,敬声。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儆,戒也。 、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注-儆,备也。 、 《左传·昭公十八年》-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 《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官、巷伯儆宫。
【组词】
儆悟、 儆守、 儆惧、 儆懔、 儆戢、 儆儆、 儆动、 儆畏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