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46:09
军书:字面意思是指与军事相关的书籍,包括军事理论、战术、战略、军事历史、军事技术等方面的著作。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代任何与军事有关的文件、命令、报告等。
军书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军事”和“书籍”两个词根。在古代,军书多为手抄本,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军书开始大量出版,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系统。
在文化中,军书常常与智谋和策略联系在一起,如《孙子兵法》就是古代著名的军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西方,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是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
军书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的严肃性和策略的精密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军书可能被用作学*军事知识或策略思维的工具,帮助人们在复杂情况下做出决策。
在诗歌中,军书可以被用来象征智慧和策略:
“在战火纷飞的年月, 军书是我唯一的伴侣, 字字珠玑,句句金言, 引领我穿越硝烟的迷雾。”
军书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皮革封面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听觉上,可能是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或者是军事指挥官下达命令的严肃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军书的概念相似,但具体内容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武士道》也是一种军书,强调武士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军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军事领域的知识,也反映了人类对策略和智慧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军书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复杂性。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