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42:27
工地:指进行建筑施工或土木工程的现场,是建筑工人进行作业的场所。
工地一词源于汉语,由“工”和“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工”指工匠或工作,“地”指地面或场所。随着城市化和建筑业的发展,“工地”逐渐成为描述建筑施工现场的常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工地不仅是建筑活动的场所,也象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和劳动力的分布,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工地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劳动的艰辛、尘土飞扬的场景和城市建设的活力。它可能唤起对工人辛勤工作的尊重和对城市变化的感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几个大型工地,亲眼目睹了高楼大厦从地基到封顶的整个过程。这些经历让我对建筑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诗歌: 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钢铁与混凝土交响, 每一块砖,每一根梁, 都是城市梦想的篇章。
视觉:工地上高耸的塔吊、忙碌的工人、堆放的建材,构成了一幅动态的施工画面。 听觉: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吆喝声、金属碰撞的声音,共同构成了工地的独特音景。
在英语中,“工地”通常被称为“construction site”或“building site”。不同文化中,对工地的管理和安全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和风险。
工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也承载了社会、文化和情感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工地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感受。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