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7:22
“五方狮子舞”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通常在节日庆典和重要活动中表演。这种舞蹈模仿狮子的动作,由两人合作扮演一只狮子,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身。五方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象征着宇宙的完整和和谐。
在文学中,“五方狮子舞”可能被用来描绘节日的喜庆气氛或展示**文化的独特元素。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具体的舞蹈表演或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讨论。在专业领域,如舞蹈学或民俗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舞蹈的动作、历史和文化意义。
同义词:狮子舞、舞狮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静态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形成对比。
“五方狮子舞”源自古代的民间信仰和仪式,最初可能与驱邪避害的仪式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种庆祝和娱乐的形式,保留了其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狮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能够驱邪避害。因此,五方狮子舞在社会背景中常与好运、繁荣和社区团结联系在一起。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喜庆和热闹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人们的团结合作。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会有五方狮子舞的表演,这是我们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方狮子舞,跃动在春的节拍,狮尾轻摇,狮头昂扬,带来一年的好运和希望。”
想象五方狮子舞的表演,可以联想到鲜艳的狮子服装、鼓声和锣声的节奏,以及人群的欢呼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东南亚的某些国家,也有类似的舞狮表演,但具体的形式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五方狮子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了团结、喜庆和吉祥的寓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狮】
犬生二子称“狮”。
【引证】
《广韵》-狮,犬生二子。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5.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