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3:31
犀杖:字面意思是指用犀牛角制成的手杖。在古代,犀牛角因其珍贵和坚硬而被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包括手杖。犀杖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常被视为权力、尊贵和财富的象征。
犀杖一词源自古代对犀牛角的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犀牛角的稀缺性增加,犀杖逐渐成为稀有和珍贵的象征。在现代,由于犀牛保护的需要,犀杖更多地成为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对象。
在古代**,犀杖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常出现在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中。在现代社会,犀杖更多地与历史和文化保护相关联,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犀杖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尊贵和奢华,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它是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象征,既有历史的价值,也有现代的意义。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一件精美的犀杖展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我可以这样写:“金碧辉煌宫墙内,犀杖轻点玉阶前。”
想象一位古代贵族手持犀杖,缓缓走过宫殿的长廊,那种沉稳的步伐和犀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如印度和非洲,犀牛角和犀杖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在使用和保护态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犀杖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自然保护的重视。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历史的紧密联系。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杖,持也。 、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 、 《汉书·韩信传》-杖剑从之。 、 《汉书·武帝纪》-杖斧。
【组词】
杖斧、 杖楫、 杖斧之臣、 杖策、 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