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3:23
词汇“执问”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执问”字面意思是指坚持询问或追究问题。其中,“执”意味着坚持或执着,“问”则是询问或提问。结合起来,“执问”可以理解为对某个问题持续不断地提问或追究。
由于“执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谜团的不懈追问。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法律或学术讨论中,用来描述对某个问题的深入追究。
由于“执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执”和“问”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更加强烈的询问态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执问”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对真理或正义不懈追求的人。例如,在法律领域,律师对案件的执问可能被视为对正义的追求。
“执问”可能给人一种坚定和执着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轻易放弃,对问题有深入探究精神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情况,这时“执问”的态度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执问”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某个谜题或秘密的执着追求,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断提问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不断的提问声,表现出一种追根究底的态度。
由于“执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可以用“persistent questioning”或“thorough inquir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执问”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传达了一种对问题坚持不懈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学习和探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