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54
“执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执”和“钧”。其中,“执”意味着掌握、持有或执行,而“钧”在古代是指一种重量单位,相当于三十斤,也用来比喻权力或重要性。因此,“执钧”字面意思是掌握或持有重权,常用来形容担任重要职务或掌握大权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执钧”常用来形容君主、高官或领导者,强调其权威和责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专业的语境中,如政治、历史或法律讨论中,它可能会出现。
“执钧”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钧”作为重量单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钧”逐渐被用来比喻权力和重要性,而“执”则保持了其掌握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掌握权力的人被视为社会的支柱,因此“执钧”一词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权威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用于描述那些在政治、经济或社会领域中担任关键角色的人。
“执钧”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领导者的形象,以及他们所承担的重任和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政治或领导力的话题时,它可以帮助表达对权威和责任的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执钧”来描绘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如:
执钧者,立于风中, 决策如星,指引方向。
视觉上,“执钧”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君主或大臣,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象征权力的物品。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庄重的音乐或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声音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包括“掌握权力”或“担任领导”。
“执钧”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掌握权力的行为,还强调了这种权力的重要性和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钧】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钧,三十斤也。 、 《周礼·大司寇》-入钧金。 、 《礼记·月令》-钧衡石。 、 《左传·定公八年》-颜高之弓六钧。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
【组词】
钧衡、 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 钧金、 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