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6:42
“发酒疯”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饮酒过量后失去自我控制,表现出异常或失控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因酒精影响而导致的情绪和行为上的极端变化,通常是负面的。
在文学作品中,“发酒疯”可能被用来描绘角色的性格缺陷或情节的转折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某人在饮酒后的不当行为,带有一定的贬义。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医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酒精中毒的症状。
同义词:酒后失态、醉酒闹事、酒疯子 反义词:酒醒、清醒、理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酒后失态”更侧重于行为上的失礼,而“酒疯子”则带有更强烈的贬义和标签化。
“发酒疯”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发”(表现出)和“酒疯”(酒精引起的疯狂状态)组成。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汇一直用于描述酒精引起的失控行为,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饮酒是一种社交活动,但过量饮酒和“发酒疯”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社会对此有一定的负面评价,认为这反映了个人自制力的缺乏。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混乱、失控和不理智。它可能影响人们对饮酒行为的看法,以及对那些经常“发酒疯”的人的评价。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朋友或亲人在饮酒后表现出失控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发酒疯”这个词汇就会被用来描述和讨论这些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发酒疯”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失去控制和逃避现实的状态:
酒杯倾斜,疯狂溢出, 夜的黑暗吞噬了理智, 发酒疯的灵魂,在街头游荡。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混乱的场景,如破碎的酒瓶、凌乱的房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声音,如尖叫、争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ing on a bender”或“getting wasted”,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发酒疯”,但也描述了类似的酒精引起的失控行为。
“发酒疯”这个词汇在描述酒精引起的失控行为时非常形象和直接。它在日常交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负面含义和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
3.
【疯】
(形声。 从疒 (chuáng), 表示与疾病有关。风声。 本义:头风病)。
同本义。
【引证】
《集韵》-疯, 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