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49:29
“捧到天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某人或某物推崇到极高的位置,比喻极度赞扬或过分夸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评价极高,超出了实际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捧到天上”常用于讽刺或夸张的语境,用以表达对某人或某物过度的赞扬。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周围人的极度追捧或赞扬。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公众形象或市场营销策略时。
“捧到天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字面意思就是将某物或某人捧到天空的高度。在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历史较长,但其具体起源时间难以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捧到天上”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过度赞扬的警惕和讽刺。在社会交往中,适度的赞扬可以增进人际关系,但过度的赞扬可能会导致误解或不实之词的传播。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讽刺。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为了某种目的而过度赞扬他人的情景,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不真实的自我认知或他人的误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同事因为某次成功而受到团队的过度赞扬,结果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过高的估计,这在后来的工作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画作被捧到天上,/ 星辰为之黯淡,/ 但真正的艺术,/ 无需言语的夸赞。”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中的人物被描绘成站在云端,周围是仰望的人群。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人们在热烈讨论某人或某物时的嘈杂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aise to the skies”或“over the moon”,它们都有过度赞扬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捧到天上”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也揭示了社会交往中的一种现象。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重要。
你竟把这位王主任~了。
1.
【捧】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捧,两手承也。 、 《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捧馈而哭。 、 《后汉书·朱浮传》-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 晋·干宝《搜神记》-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组词】
捧戴、 捧脚、 捧檄、 捧头鼠窜、 捧茗
2.
【到】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到,至也。 、 《诗·大雅·韩奕》-靡国不到。 、 《战国策·齐策》-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 《水经注·江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李斯《谏逐客书》-功施到今。 、 宋·王安石《伤仲永》-复到舅家。
【组词】
到时、 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