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7:04
干菜:指经过脱水处理后的蔬菜,以便于保存和运输。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延长蔬菜的保质期,同时保留其营养价值。
干菜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制作方法和形态,即通过干燥处理使蔬菜脱水。在古代,由于缺乏冷藏技术,干菜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保存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干菜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在*文化中,干菜常与农村生活和传统饮食惯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许多传统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节俭和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
干菜让我联想到家的味道和传统的手工艺。它代表了勤劳和智慧,以及对食物的珍惜和尊重。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奶奶经常用干菜做各种美味的家常菜。这些味道至今仍让我感到温馨和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干菜:
干菜,时间的印记, 在奶奶的手中重生, 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干菜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干燥、皱缩的蔬菜,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切菜时的清脆声响,或是烹饪时的咕嘟声。
在不同文化中,干菜的制作和使用方式各异。例如,日本的干海藻、意大利的干番茄等,都是各自文化中常见的干菜形式。
干菜不仅是一种食品保存技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结的载体。通过对干菜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食物与文化、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菜】
(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 《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皮弁祭菜。 、 《礼记·月令》-习舞释菜。 、 《仪礼·士昏礼》-乃奠菜。 、 《荀子·富国》-古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
【组词】
种菜;干菜、 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