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2:40
古装:指古代的服装,特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传统服饰,如汉服、唐装、宋装、明装等。这些服饰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是研究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古装常用于描绘历史场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例如,古代小说、历史剧、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往往穿着古装。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古装一词可能用于描述电视剧、电影中的服饰,或者在谈论历史话题时提及。 专业领域:在服装设计、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古装的研究和复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同义词:古服、传统服饰、历史服饰 反义词:现代装、时装、潮流服饰
词源:古装一词由“古”和“装”组成,“古”指古代,“装”指服装。 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装的样式和材质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意义和影响:古装不仅是服饰,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对现代社会仍有深远的影响。
情感反应:古装往往给人以古典、优雅、神秘的感觉,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联想:看到古装,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武侠世界、传统节日等。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被一件精美的古装所吸引,它让我对古代的服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歌:
古风轻拂,衣袂飘飘,
千年华服,梦回唐朝。
金丝绣凤,银线织云,
一袭古装,诉说古今。
视觉联想:古装往往与精美的刺绣、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款式相关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听觉联想:古装剧中的背景音乐往往古朴典雅,与古装的氛围相得益彰。
对应词汇:在英语中,古装可以翻译为“ancient costume”或“historical costume”。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的古装各有特色,如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等,都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古装不仅是服饰,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也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古装一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历史和文化现象,增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