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52
词汇“拟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根据字典解释,“拟则”可以理解为“模仿规则”或“依照规则制定”。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在一些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文学作品中出现。
“拟则”的字面意思是模仿或遵循某种规则。在实际使用中,它可能指根据已有的规则或模式来制定新的规则或标准。
“拟则”由“拟”和“则”两个字组成。“拟”有模仿、模拟的意思,“则”则指规则、法则。这个词汇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在强调传统和规范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拟则”可能被用来强调遵循和尊重传统规则的重要性。
“拟则”可能给人一种保守、传统的感觉,有时也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一些专业学或工作中遇到需要“拟则”现有规则的情况,例如在法律学中遵循先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拟则”来描述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美:
星辰拟则天穹,
流水依循山谷,
万物皆有其道,
美在遵循之中。
“拟则”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传统的图案或设计,如**古代的云纹、水纹等,这些图案往往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则。
在不同文化中,“拟则”可能对应不同的词汇,但其核心意义——遵循或模仿规则——是普遍存在的。
“拟则”是一个强调遵循和模仿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和文学作品中仍有其应用价值。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拟】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拟,度也。 、 《周礼·射人》注-行止而拟度焉。 、 《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 《儒林外史》-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
【组词】
悬拟、 拟足、 拟度、 拟迹、 拟题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