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7:33
毕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全部聚集”或“完全集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全部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强调的是一种完整性和集中性。
在文学中,毕集可能用来形容一场盛大的聚会,如“各路英雄毕集于此”。在口语中,可能会说“所有的资料都毕集在桌子上”。在专业领域,如数学或物理学,可能会用来说明所有相关的数据或因素都被考虑在内。
毕集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毕”和“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毕”有完成、结束的意思,“集”则有聚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毕集**常常与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相联系。它强调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目标。
毕集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种团结和协作的氛围。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集体行动和共同目标的认同感。
在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时,我曾使用“毕集”这个词来描述所有参与者都聚集在一起的场景,这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毕集夜空,照亮了旅人的归途。”
毕集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宽敞的会议室,人们围坐在桌子旁,低声讨论,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gathered”或“fully assembled”,但这些表达没有毕集这个词所带有的那种正式和庄重的意味。
毕集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聚集的意思,还带有完成和集中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表达的深度。
1.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
2.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