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9:04
词汇“发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发”通常指发出、发放或发展等,而“贮”则指储存、贮藏。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发贮”可能指的是发放或发展与储存相结合的概念,但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定义。
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作者为了特定的文学效果而创造的,用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概念或情感。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来展示其用法。如果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可以考虑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专业文本中,根据上下文的需要来定义和使用它。
同义词与反义词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直接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拆分为“发”和“贮”,可以考虑“发放”与“储存”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例如“发放”的同义词有“分发”、“派发”,反义词有“收回”、“回收”;“储存”的同义词有“贮存”、“存储”,反义词有“取出”、“消耗”。
词源与演变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可能是在特定的语境或领域中由某些人创造出来的词汇。
文化与社会背景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明显。
情感与联想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个人应用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创造性使用方面,可以尝试在文学创作中创造性地使用“发贮”,例如在描述一个组织如何既发放资源又储存资源的过程中使用这个词汇。
视觉与听觉联想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跨文化比较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确。
反思与总结方面,由于“发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更应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贮】
(形声。从贝,宁(zhù)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积存,收藏)。
同本义(侧重于保存,含有积累储存的过程)。
【引证】
《说文》。按,与宁同。因宁为朝宁义所专,复制此字。-貯,积也。 、 《周礼·廛人》注-货物贮藏于市中。 、 《吕氏春秋·乐成》-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 、 晁错《论贵粟疏》-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 、 《世说新语·任诞》-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木格贮之。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备贮弹药。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馆以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