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49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代营榷税,蠹国殃民。
世间何物最堪憎?~莫若僧。
1.
【蠹】
(形声。本义:蛀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蠹,木中虫。 、 《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掌蠹物。 、 《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树郁则为蠹。
【组词】
蠹役、 蠹怪、 蠹薮、 蠹贼、 蠹蝎、 木蠹;蠹字、 蠹物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3.
【殃】
(形声。从歺(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殃,咎也。 、 《广雅》-殃,败也。 、 《释言》-殃,禍也。 、 《礼记·礼运》-众以为殃。 、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楚辞·屈原·涉江》-伍子逢殃兮。
【组词】
殃煞、 殃榜、 殃人货、 殃咎、 殃毒、 殃祸、 殃孽、 遭殃;灾殃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引证】
《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 《国语》-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
【组词】
殃流妻女、 殃及、 殃及池鱼、 殃民
4.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