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1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0:24
罚罪断狱。
1.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
2.
【蔽】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遮住,遮掩。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蔽蔽小草也。 、 《广雅》-蔽,障也,隐也。 、 《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蒲蔽。 、 《管子》。注:“所以捍车马。”-乘马其蔽五。 、 《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 、 《老子》-故能蔽不新成。 、 楚·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 、 《史记》-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阴翳蔽日。
【组词】
隐蔽、 屏蔽;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