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26
词汇“妻息”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妻”指的是妻子,“息”可以理解为子女或后代。因此,“妻息”可能指的是妻子的子女,即自己的继子女或者是与妻子共同生育的子女。
由于“妻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继子女”或“子女”等更为明确的词汇。
由于“妻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太自然:
“妻息”可能是由“妻”和“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广泛使用。在古代汉语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表达方式逐渐被更为明确的词汇所取代。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可能会使用“妻息”这样的词汇来指代与妻子相关的子女。但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直接和明确的词汇来表达这种关系。
由于“妻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家庭关系和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使用“妻息”这个词汇。更常见的是使用“继子女”或“子女”等词汇来描述与妻子相关的子女。
在创作中,可以将“妻息”作为一个文学性的词汇来使用,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家庭关系或情感:
由于“妻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或亲子关系。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指代与妻子相关的子女,但具体词汇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妻息”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明确和直接的词汇来描述家庭关系。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太常用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演变。
1.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