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8:21
“政事堂”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处理政务的地方或机构。在古代,政事堂通常指的是或政府高级官员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如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政事堂等。
在文学作品中,“政事堂”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政治场景,增强历史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政治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政事堂”一词源于古代**的政治制度。随着朝代的更迭,政事堂的具体职能和名称也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处理国家政务的中心——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政事堂象征着权力和秩序。它是国家机器运转的中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对于我来说,“政事堂”这个词带有一种庄严和权威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政治家们在这里商讨国家大事,决策影响着亿万人民的命运。
在我的历史学*中,政事堂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运作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政治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政事堂内灯火明,谋士策士共筹谋。”
想象政事堂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宏伟,以及官员们讨论时的严肃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国的议会(Parliament)或美国的国会(Congress),它们在各自的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政事堂”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桥梁。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历史,也让我思考不同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运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知识库,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