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6:23
词汇“宇文周”是一个专有名词,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家族或个人。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宇文周”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宇文家族,这个家族在北周时期(557-581年)曾经掌握政权。宇文家族是鲜卑族的一支,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泰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在历史学和文学中,“宇文周”通常用来指代北周这个历史时期或者宇文家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话题时。
“宇文”是姓氏,源自鲜卑语,而“周”指的是北周这个朝代。这个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形成,主要用于指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家族。
宇文周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鲜卑族在的政治影响力达到顶峰,同时也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宇文周”可能唤起对那个时代政治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
在历史研究或写作中,了解“宇文周”的背景和意义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那个时代的**和人物。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利用“宇文周”这个词汇来构建故事背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深度。
通过观看关于北周的历史纪录片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插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宇文周”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宇文周”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类似历史时期和家族来探讨其异同。
“宇文周”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对于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历史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对特定历史话题的理解和讨论能力。
1.
【宇】
(形声。从宀(mián),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宇,屋边也。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宇,屋檐也。 、 《易·系辞》-上栋下宇。 、 《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八月在宇。 、 《仪礼·士丧礼》-置于宇西阶上。 、 《汉书·郊祀志》-五帝庙同宇。 、 《淮南子·览冥》-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 、 《资治通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组词】
宇堂、 宇达、 宇溜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