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0:48
心痒难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内心的痒感难以用手揉搓来缓解。这个成语比喻内心的欲望或冲动非常强烈,难以抑制或满足。
心痒难揉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内心感受的形象化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强烈欲望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欲望和冲动往往被视为需要克制和调节的情感。因此,心痒难揉** 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内心欲望的审视和控制。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欲望和冲动,以及对这种情感的无奈和挣扎。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斗争。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对某件物品的强烈渴望,那种感觉就像是心痒难揉,难以抑制。最终,我通过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成功克制了这种欲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心痒难揉,欲望如潮涌,
夜深人静,思绪难平。
梦中寻觅,那抹光影,
醒来却是,空空如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诱惑时的表情和姿态,表现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强烈、情感丰富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内心欲望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tch that can't be scratch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是相似的。
心痒难揉 这个成语在描述内心强烈欲望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个人情感表达和心理分析中也有重要价值。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内心欲望的复杂性和控制欲望的重要性。
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痒】
(形声。从疒(chuáng),养声。本义: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搔的感觉)。
形容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
【引证】
宋·陆游《还东》-花前技痒又成诗。
【组词】
痒滋滋、 痒酥酥、 痒处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揉】
(形声。从手, 柔声。本义: 使木弯曲或伸直)。
同本义。
【引证】
《易·系辞下》-揉木为耒。 、 《考工记·轮人》-揉辐必齐。
【组词】
揉辐、 揉斫、 揉木为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