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0:06
“成龙配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系列事物或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方案。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互补,以达到整体的最优效果。
在不同的语境中,“成龙配套”可以用来描述各种需要整体考虑和协调的情况。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故事情节的各个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描述一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需要相互配合。在专业领域,如工程、管理或政策制定中,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系统性和整体性。
“成龙配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现代,可能是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发展和项目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成龙配套”强调的是和谐与整体性,这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和“和为贵”有一定的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效、有序管理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有序、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或方案。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完美协调和高效运作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项目管理或团队合作时使用这个成语,强调各个部分需要紧密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星辰成龙配套,夜空璀璨无比。”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精心设计的机械装置,每个部件都精确配合,形成一个流畅运作的整体。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交响乐,每个乐器和谐地演奏,共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ell-coordinated system”或“a comprehensive package”,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全面性。
“成龙配套”这个成语强调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项目管理、政策制定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它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以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这个~的方案十分可行。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3.
【配】
(形声。从酉,己声。按:一说不从“己”声,应是“妃”省声。本义:用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配,酒色也。
4.
【套】
(会意。从大,从长。套在外面的东西比被套者要大、长。本义:罩在外面的东西)。
地势弯曲的地方。常作地名用字。
【引证】
《新五代史》-明宗战胡卢套、杨村,为梁兵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