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20: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20:55
“热气腾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热气蒸腾上升的样子。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食物刚做好时冒着热气的样子,也可以比喻事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状态。
“热气腾腾”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用来形容热气上升的物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层面,用来形容事物的活力和气氛的热烈。
在**文化中,食物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交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热气腾腾”这个词汇在描述食物时,也承载了人们对家庭温暖和社交热闹的向往。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舒适和满足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它让人想到家的温馨、节日的欢乐和朋友的聚会。
在寒冷的冬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不仅能驱走寒意,还能带来心灵的慰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冬日的炉火旁,热气腾腾的茶,温暖了旅人的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蒸汽缭绕,香气四溢。听觉上,可能是锅中的水沸腾声,或是人们围坐在一起的谈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aming hot”,虽然字面意思相同,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热气腾腾”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热气腾腾的端过来。
中国是处在大革命中,全中国~。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腾】
(形声。从马,朕(zhèn)声。本义:马奔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传车马驰。-腾,传也。 、 《广雅》-腾,奔也。 、 《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 《楚辞·愍命》-腾驴驘以驰逐。 、 《楚辞·大招》-腾驾步游。 、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组词】
奔腾、 腾夷、 腾逐、 腾藉、 腾噬、 腾驾、 腾嬉
4.
【腾】
(形声。从马,朕(zhèn)声。本义:马奔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传车马驰。-腾,传也。 、 《广雅》-腾,奔也。 、 《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 《楚辞·愍命》-腾驴驘以驰逐。 、 《楚辞·大招》-腾驾步游。 、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组词】
奔腾、 腾夷、 腾逐、 腾藉、 腾噬、 腾驾、 腾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