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44
“热水汀”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供暖设备,它通过加热水来产生热量,然后将热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房间内,以达到供暖的目的。这种设备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没有集中供暖系统的家庭或小型建筑中。
在文学作品中,“热水汀”可能会被用来描述冬季的温暖场景,或者作为一种怀旧的元素,唤起读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直接谈论热水汀的供暖效果或者维护问题。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暖通工程中,热水汀则是一个专业术语,涉及到其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同义词:暖气片、散热器、供暖系统 反义词:冷气机、空调、制冷设备
“热水汀”一词可能是由“热水”和“汀”(可能源自“亭”,意指小型的建筑物或设施)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通过热水供暖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热水汀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改进,但其基本原理保持不变。
在**北方,由于冬季寒冷,热水汀成为了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供暖设备。它不仅提供温暖,还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温馨记忆。在一些老旧小区,热水汀甚至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一部分,邻里之间会相互交流维护经验。
提到“热水汀”,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冬日的温暖、家的舒适以及童年的回忆。它给人一种温馨、安心的感觉,是寒冷季节中的一抹暖色。
在北方长大的我,记忆中每个冬天家里都会开启热水汀,那种从脚底升起的温暖,至今难以忘怀。它不仅是供暖设备,更是家的象征。
在诗歌中,可以将“热水汀”比喻为冬日里的守护神,默默地散发着温暖,守护着每一个归家的人。
想象一幅画面:窗外飘着雪花,屋内热水汀散发着淡淡的热气,家人围坐在旁边,享受着温暖。这样的场景不仅视觉上温暖,还能让人联想到热水汀工作时的轻微声响,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
在不同文化中,供暖设备的形式和名称各异。例如,在欧美国家,常见的供暖设备可能是壁炉或中央供暖系统,而在**北方,热水汀则是一种传统的供暖方式。
通过对“热水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北方冬季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产品,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汀】
(形声。从水,丁声。本义:水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水平谓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谓之汀。”徐锴注:“水岸平处。”-汀,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