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53
“军赋”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国家向民众征收的用于军事目的的赋税。这种赋税通常以实物形式征收,如粮食、布匹、马匹等,用于供养军队和战争准备。
在古代文献中,“军赋”常出现在讨论国家财政和军事制度的篇章中。例如,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可以看到关于军赋的记载。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古代军事或财政制度时仍会被提及。
“军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军”和“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军”指军队,“赋”指征收的税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相对固定,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的军事赋税制度。
在古代**,军赋是国家维持军队和进行战争的重要财政手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优先原则和中央集权的特点。军赋的征收和使用,往往与国家的兴衰和战争的胜负密切相关。
提到“军赋”,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负担。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沉重感,让人思考古代社会的军事和财政压力。
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军赋”这个词。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机制。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军赋”来描绘古代社会的财政和军事状况,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结合古代战争的画面或古代军队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军赋”的实际应用和历史背景。
在其他古代文明中,如罗马帝国,也有类似的军事赋税制度,称为“tributum”。这种制度在不同文化中的实施方式和影响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持军队和进行战争。
“军赋”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了解其含义和使用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军事和财政制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增加对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赋】
(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赋,敛也。 、 《广雅》-赋,税也。 、 《书·禹贡》。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厥赋惟上上错。 、 《法言·问道》-七赋之所养。 、 《小司徒》。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而令贡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组词】
赋银、 赋粟、 赋里、 赋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