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29:42
“兰熏桂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兰花的香气和桂花的芬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香气浓郁,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名声美好。
在文学作品中,“兰熏桂馥”常用来形容环境的美好或人物的高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文雅和深度。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植物的香气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同义词中,“芬芳馥郁”强调的是香气的浓烈和持久,而“香气扑鼻”则更侧重于香气的直接感受。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形容的是不好的气味。
“兰熏桂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诗词中常用来形容美好的环境和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日常语言和现代文学中,但其核心意义——形容香气和高洁——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兰花和桂花都被视为高洁和美好的象征。兰花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高洁品质,而桂花则因其香气和秋天的盛开,常被用来象征丰收和美好的祝愿。因此,“兰熏桂馥”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社会寓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清新和优雅。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花园、秋天的丰收和人们高尚的品德。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添一种文雅和深远的意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学讲座中听到“兰熏桂馥”这个词汇,它被用来形容一位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这让我印象深刻,也启发我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秋风送爽,兰熏桂馥,诗心悠然,笔下生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兰花和桂花的画作,色彩柔和,香气仿佛能透过画面传递出来。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德彪西的《月光》,来配合这种优雅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香气和高洁,如英语中的“fragrant and noble”。
“兰熏桂馥”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语言的美和文化的力量。
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1.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2.
【薰】
(形声。从艸,熏声。本义:蕙草)。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引证】
《说文》-薰,香草也。 、 《广雅》。按,即今零陵香。-薰草,蕙草也。 、 《离骚》王逸注-叶曰薰,根曰薰是也。 、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 、 《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 《淮南子·说林》-腐鼠在坛,烧薰于宫。
【组词】
薰莸、 薰燧、 薰草
3.
【桂】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引证】
《急就篇》-芩藭厚朴桂栝蒌。
4.
【馥】
(形声。从香,复声。本义:香,香气)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千秋岁》-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组词】
馥馥
香气散发。
【引证】
唐·申欢《兜玄国怀归诗》-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 、 宋·黄定《鹧鸪天》-雍容草罢明堂诏,留取天香馥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