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7:44
伍长:在古代军事组织中,伍长是指五人小组的领导者。在现代,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军事历史或文化背景中,它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军事领导者的含义。
伍长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组织。"伍"指的是五人一组,"长"则是领导者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始含义。
在**古代社会,伍长是军事组织中的基层领导者,负责指挥和协调小队的行动。这种组织结构体现了古代军事管理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纪律和组织效率的重视。
伍长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场景,以及基层领导者在战场上的重要角色。它可能唤起一种对古代军事文化和纪律的尊重和敬畏。
在学*和研究**古代军事历史时,我曾遇到过伍长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军事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伍长:
铁甲寒光映,伍长策马前。 号令如雷霆,五卒紧相随。
伍长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士兵们整齐的队列和指挥官的号令声,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古代战争电影或历史纪录片中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来呈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被称为“小队长”或“小组长”,但具体的组织结构和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伍长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组织和社会结构,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视野。
1.
【伍】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同本义。
【引证】
《广韵》-伍,行伍。 、 《管子·小筐》-五人为伍。 、 《周礼·天官·宫正》-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 、 《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 、 《左传·哀公十一年》-林不狃之伍。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