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08
刀具:指用于切割、雕刻、加工等目的的工具,通常具有锋利的边缘或尖端。刀具可以是手工操作的,也可以是机械操作的,广泛应用于厨房、制造业、艺术创作等领域。
刀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用于切割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刀具的种类和用途不断扩展,从简单的手工刀具发展到复杂的机械刀具。
在不同的文化中,刀具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刀具常常与勇气和力量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刀具有时象征着武士精神和荣誉。
刀具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与危险、效率和精确性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锋利的边缘、切割的声音和使用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刀具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在烹饪时,一把锋利的刀具可以大大提高切菜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诗歌中,刀具可以被用来象征变革或挑战:
锋利的刀刃划破寂静的夜, 每一刀都是对旧秩序的挑战。
刀具的视觉联想通常是锋利的边缘和金属的光泽。听觉联想可能是切割时的清脆声音或磨刀时的摩擦声。
在不同语言中,刀具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大致相似。例如,英语中的“knife”和汉语中的“刀”都指代切割工具。
刀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涵盖了实际的工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刀具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1.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