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6:50
词汇“摄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摄息”字面意思是指控制或停止呼吸。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形容人在紧张、恐惧或专注时的生理反应。
“摄息”一词可能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摄”有控制、收敛之意,“息”指呼吸。随着语言的发展,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古代文化中,“摄息”可能与武术、冥想等实践相关,强调在特定情境下对呼吸的控制。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可能更多地与心理调节和放松技巧相关。
“摄息”一词给人以紧张、专注的情感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平静、内省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进行公开演讲或参与重要考试时,会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这种行为可以被描述为“摄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摄息,静待黎明的第一缕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站立,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呼吸声。音乐上,可以选择一段缓慢、深沉的旋律,让人联想到深呼吸和内心的平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ld one's breath”,意指屏住呼吸,但缺乏“摄息”所蕴含的控制和收敛的意味。
“摄息”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状态。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摄】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摄,引持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摄车从之。
【组词】
摄力、 摄弓、 摄水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