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4:17
山沟:指的是山与山之间形成的深而狭窄的谷地,通常由水流侵蚀或地质构造**形成。
“山沟”一词由“山”和“沟”组成,其中“山”指山脉,“沟”指深而狭窄的谷地。在古代汉语中,“沟”已有描述水道或地形的含义,与“山”结合后,形成了描述山地地形的词汇。
在**文化中,山沟常被赋予隐逸、避世的象征意义,如古代文人常以山沟为隐居之地,寻求心灵的宁静。
山沟给人以幽深、神秘的感觉,可能联想到探险、避世或自然美景。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徒步旅行中,我曾穿越一条山沟,那里的景色壮丽,但也充满了挑战,让我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
在诗歌中,可以将山沟描绘为“幽深的山沟,藏着岁月的秘密,溪水低语,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山沟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深邃的绿色、陡峭的岩壁和清澈的溪流。听觉上,可能是溪水的潺潺声、鸟鸣和风声。
在英语中,“山沟”可以对应为“ravine”或“gorge”,它们在描述地形时有所不同,但都指深而狭窄的谷地。
山沟作为一个描述自然地形的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意象,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山沟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词汇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