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1:05
词汇“咄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声音或动作的突然、急促。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咄咄”字面意思是指声音或动作的突然、急促,常用来形容惊讶、责备或催促的声音。
“咄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咄咄”常与惊讶、责备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突然的反应和态度。
“咄咄”一词给人以突然、急促的感觉,常引起惊讶或紧张的情感反应。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强调某种强烈的情感或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咄咄”来形容突然的响声或急促的动作,如在听到突然的敲门声时,可以说“咄咄的敲门声让我吓了一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咄咄”来描绘突然的景象或情感变化,如:
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咄咄的流星划破天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突然变化的画面,如流星划过夜空;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节奏突然加快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uddenly”或“abruptly”,用来形容突然的动作或声音。
“咄咄”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突然、急促的情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咄】
(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咄,相调也。 、 《字林》-咄,相诃也。 、 《苍颉篇》-咄,啐也。 、 《汉书·东方朔传》。注:“叱咄之声。”-咄!口无毛。 、 《史记》-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 《水浒传》-咄!你是个破落户。
【组词】
咄叱、 咄啐、 咄骂
2.
【叱】
(形声。从口,匕(bǐ)声。本义:大声呵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叱,呵也。 、 《苍颉篇》-大呵为叱。 、 《通俗文》-迮而吐之曰叱。 、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手剑而叱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
【组词】
叱咤、 叱教、 叱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