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35
“披红插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身上披上红色的布料,并在上面插上鲜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喜庆场合中的装饰或打扮,尤其是在婚礼、庆典等活动中,人们会用红色和鲜花来增添喜庆气氛。
在文学作品中,“披红插花”常用来描绘节日的喜庆场面或人物的盛装打扮。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人们会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喜庆的装扮。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文化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特定文化中的装饰*俗。
同义词:
反义词:
“披红插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喜爱和对鲜花的装饰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喜庆场合的装饰。
在**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好运,而鲜花则代表着美丽和生命力。因此,“披红插花”在婚礼、节日等喜庆场合中被广泛使用,用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喜庆气氛的营造。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温馨、喜庆和欢乐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热闹的节日、幸福的婚礼和人们脸上的笑容,增强了语言表达中的情感色彩。
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时,我曾看到新娘披红插花,那一刻的美丽和喜庆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柳絮飘飘,姑娘披红插花,笑语盈盈,喜气洋洋。”
想象一下,一个穿着红色旗袍的女子,头上插着鲜花,走在热闹的街道上,背景音乐是欢快的**传统乐器演奏,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喜庆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喜庆装饰可能是新娘穿着白色婚纱,手持鲜花,这与“披红插花”在颜色和象征意义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喜庆和美好的愿望。
“披红插花”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装饰方式,还承载了*文化中对喜庆和美好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诗赋,请出轿来。
一直等到花轿抬上船去以后,本忠这才在傧相的陪伴之下,~,身穿华服,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大门。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红】
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同: 工
【引证】
《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红女下机。 、 《汉书·董仲舒传》-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
3.
【插】
(形声。从手,臿(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插,刺内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沉吟放拨插弦中。 、 《广州军务记》-是日城内遍插白旗。
【组词】
插花筵席、 插标、 插管
4.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